![]() |
|
今年以來,蒙陰縣舊寨鄉錨定走在全縣、全市、全省前列的目標定位,全面對標對表五蓮縣,以“全域無垃圾、舊寨更美麗”為總目標,全員參與、全域推進,確保率先實現全域無垃圾工作目標,全面建設“十里桃鄉、精致舊寨”。
一、堅持黨建引領,確保責任壓緊壓實。
舊寨鄉抓實全鄉43個村居、172個網格實體化運行,形成“主要領導全面抓、包村領導具體抓、重點區域專人抓、房前屋后各自抓”閉環式管理模式。全面推行“支部吹哨、黨員報到”制度,扎實開展垃圾清理主題黨日、“黨員志愿服務一小時”、“我為舊寨辦件事”等系列活動,將黨員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情況納入積分量化管理。充分發揮黨組織領辦志愿者服務隊作用,從黨員帶著干變成大家一起干,形成了“支部引領、黨員帶頭、黨群聯動”的良好工作格局。
二、堅持片區推進,確保覆蓋全鄉全域。
舊寨鄉堅持全域推進,把鄉、村、居、河、湖、路全部納入整治范圍,分解落實各項任務,確?v到底、橫到邊,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區。堅持嚴實標準。針對“全域無垃圾”任務,逐一查找問題,明確措施。針對河溝汪塘、背街小巷、道路兩側等重點領域,集中人力物力、合力清理。一個月來,動用人工5600個,清理河湖岸線渣土垃圾及水面雜草等漂浮物共計2200方、“五堆”620個。針對房前屋后、沿路兩側裸土,在常規綠化基礎上,創新運用彩色木屑生態覆蓋。針對生態旅游路人流量大的實際,結合全域旅游目標,規劃設計3色彩虹線6.5公里、美路LOGO 20處,整體美化提升。堅持示范引領。將全鄉43個村分類推進,堅持一類村創亮點、二類村爭先進、三類村提檔次,從“美在農家”創建,到“美麗街巷”打造,再到“美麗村居”建設,注重典型引領,強化示范帶動。目前,全鄉“美在農家”創建率達到60%,臥龍灣、龍汪峪、常坪、龍山等10個村已率先實現全域無垃圾。
三、堅持綠色生態,確保廢棄物多元利用。
舊寨鄉堅持問題導向,以延伸產業鏈條、創新處理模式為重點,疏堵結合、多元利用,解決了果業廢棄物處理難、整治難問題。堅持景觀化打造。引導群眾將留作燃料的果木枝條,通過堆砌景觀墻,創作木材墻體畫,制成彩色木屑有機覆蓋物,打造景觀節點。堅持生態化利用。按照區域布局,建成容量260立方米的易腐垃圾發酵池2處,創新“易腐垃圾收集+益生菌發酵+有機肥回田”垃圾分類處理新模式,實現年減少垃圾1300噸,制作有機肥100噸。堅持產業化發展。通過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興建枝條粉碎廠,兩條生產線生產造紙、制板及生物質燃料3種產品,年消化果木枝條2萬噸,實現效益300萬元。積極探索“蟲經濟”,利用腐食性昆蟲如黑水虻、白星花金龜的過腹轉化,使發酵的殘次果、果木枝條、廢棄果袋等轉化為顆粒狀肥料和優質蟲蛋白。
四、堅持管理創新,確保管護常態長效。
舊寨鄉嚴格督導考評,創新垃圾智慧化管理,切實做到環境整治常態化、長效化、制度化。嚴格獎懲機制。持續抓實評價機制,設置紅黑榜、先進獎、進位獎、蝸牛獎,每月末集中3天對全鄉43個村居按網格進行檢查評比, 5個先進村一次性獎勵5000元上紅榜;末位3個村上黑榜得蝸牛獎,支部書記、工作區書記和“一包到底”班子成員作表態發言,做到制度化督導、常態化評比。抓實智慧管理。率先實施智慧環衛服務“舊寨模式”,建設高標準智慧環衛數據調度中心,對清運車輛安裝北斗+GPS雙模定位和檢測傳感器,保潔人員配套智能工牌,垃圾桶設置電子圍欄,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和精細管理。引導全員參與。設立“美在農家愛心超市”,定期對參與美在農家創建的家庭進行打分,憑積分免費兌換商品,引導村民對綠化帶進行除草灌溉等日常管護,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。目前,全鄉已有臥龍灣村、向陽峪村等13個村建成運行并發揮巨大作用。
電話:400-0539-123 郵箱:ashw0539@163.com 地址: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聚才路 【山東安盛環衛有限公司】 版權所有 魯ICP備19065744號 | ![]() |